关注新生宝宝用药安全(1)

  • 2020年07月17日
  • 所属分类: 保姆家政
  • 本文作者: 佚名

保姆专家告诉你

一般来讲,满月的宝宝就可以经常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了。在室外,宝宝可以接触到紫外线,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,进而增强钙的吸收。同时由于室外温度比室内低,宝宝在户外可以使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与锻炼,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
新生宝宝的肝、肾等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全,酶系统活力欠佳,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、分解、代谢、排泄与成人不同,如果用药不谨慎,可能会危害新生宝宝的健康,甚至生命安全。所以,想要做到安全、有效、经济、合理地用药,新妈咪需要了解以下一些问题。

新生宝宝用药的注意事项   

•应及早用药:新生宝宝抗病力弱,往往起病较急,病情变化较快,因此必须善于观察病情,及早诊断,及时正确用药。如常见的宝宝败血症,没有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表现,而仅表现出神情呆滞、吃奶不香,如不能及时治疗,正确用药,就会延误病情。   

•应慎重用药:用药时如不仔细斟酌,精确计算,常会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。如用氯霉素后可引起灰婴综合征;过量磺胺类药及大量维生素K等,可引起宝宝高胆红素血症,甚至核黄疸;过量冬眠灵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;大剂量使用链霉素,不仅可使听觉神经受到损害,而且还会引起昏迷,导致死亡。

•外用药物应警惕中毒反应:普普通通的鼻眼净(萘唑啉)、糖皮质激素软膏、新霉素软膏等,都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。鼻眼净如果用于婴幼儿,可能引起昏迷、呼吸暂停、肌张力减低等;治疗皮肤病用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对宝宝大面积使用,会引起全身性水肿。引起上述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宝宝皮肤薄嫩,皮肤黏膜表面积相对较大,有很强的呼吸作用,因此当有炎症或破损时,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即会更强更快。所以,不能把成人用的外用药随便用于婴幼儿。

新生宝宝用药的方式及次数

新生宝宝不宜直接服用丸、片剂型药物,这两种剂型应研成粉或调配成液体,用滴管慢慢喂服,或下胃管鼻饲,病情重者尽可能静脉点滴给药。因为宝宝新陈代谢旺盛,对药物的吸收快,排泄亦快。所以给药时应根据病情,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出每日应给药物的总量(医生会帮助计算好),把总量分为3~4次给予。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,为了使血液内维持一定浓度,常需把每日总量分为4~6次给予。另外,应注意药物配伍及不良反应,待病愈后,再用药1~2天,以巩固疗效。

0~4岁宝宝药物使用剂量的计算方法

按年龄计算

按体重计算按体重计算宝宝服药剂量时,新妈咪可按照以下计算公式:宝宝药用量(每次或每日)=药量/千克体重/次(或日)×宝宝体重(千克)按体表面积计算

60千克体重的成人体表面积按1.70平方米计算。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:

体表面积(平方米)=0.0061×身高(厘米)+0.0128×体重(千克)-0.1529

宝宝每日药用量=成人每日药用量×宝宝体表面积/1.7

保姆专家温馨提示您:无论中药还是西药,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,故给宝宝使用药物时,一定要谨遵医嘱,科学用药。

服务专线:17787779590(点击可一键拨号)